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看甘肃文物菁华展

2019-06-13 09:06:43

步入展厅,她凝视着你,而这凝视穿越了5000多年。

她,是一只于1973年在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是用细泥红陶做成,圆鼓腹,平底。器口为圆雕的人头像,头部左右及后部刻划出整齐的披发,前额上垂着一排整齐短发,形成齐眉“刘海儿”。

眼为圆孔洞,显得目光深邃。鼻子呈蒜头形,雕有鼻孔。小嘴微微张开,好像正在说着什么。人头像五官整齐、面庞清秀,器身造型典雅,与人物形象浑然一体。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独特的形制、别致的纹饰、生动的表情和细致的雕塑手法,充分体现出五千年前人类的智慧和灵巧,浓缩了大地湾先民的审美意识以及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是我国史前时期集彩陶、雕塑、造型于一身的杰出艺术作品。

近日,“丝路孔道——甘肃文物菁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了包括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在内的500多件(套)文物精品。

展览以时间为轴,以文化交流为线索,以考古发掘的甘肃各历史时期的陶瓷器、玉石器、青铜器、金银器、木器、丝织物、纸制品等重要文物为基础,通过八个单元,呈现以史前大地湾文化、甘肃彩陶文化、河陇青铜文化、早期秦与西戎文化、汉魏晋唐时期河西文化、甘肃丝绸之路文化、多元民族文化、甘肃佛教文化为主体的甘肃历史文化。

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主办,敦煌研究院协办,不仅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地方文博机构共同举办古代历史文化系列展览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历年来甘肃省在国内举办的文物展览中文物数量最多、珍贵文物占比最高的一次展览。

倾情展现彩陶之美

鲵鱼,俗称的娃娃鱼,在我国亚热带、暖温带地区河溪中广有分布,因叫声似婴儿啼哭而被称为“人鱼”。

鲵鱼纹彩陶瓶 

一条鲵鱼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甘肃武山县傅家门出土的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鲵鱼纹彩陶瓶上。鲵鱼绘于瓶身通体,身子蜷曲,尾巴上翘,人面双眼圆睁,嘴巴宽阔,颌下有须,腹部肥大,前两肢张开,饰网状。

变体鲵鱼纹彩陶瓶 

而另一个甘肃礼县石沟坪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变体鲵鱼纹彩陶瓶上,陶瓶上肩部绘双鱼纹,中部两边绘有变体鲵鱼纹。

鲵鱼纹出现在彩陶上,是先民们对自然界生物的直接反映,两只彩陶瓶上的鲵鱼从具象到变体,增加了其神秘感。

“纹饰的拟人化处理反映了早期人类对所处环境的认知,也可能代表了当时氏族部落的某种符号化的图腾崇拜。”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王志强介绍。

蛙纹、鸟纹、犬、羊、鹿等动物纹,漩涡纹、水波纹、圆圈纹、锯齿纹、网格纹、弧线纹、三角纹等几何纹,以及神人纹等神秘符号……展览中,彩陶上丰富各异的纹饰,让欣赏的观众啧啧称赞。

独特风貌的青铜

铜的冶炼、加工和使用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考古发现表明,中国青铜文化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其时先民们已经开始冶炼、制作并使用少量铜器。

展览中位于青铜器之首的是一把马家窑文化青铜刀,为短柄长刃,刀尖圆钝,微微上翘,刃部前段因使用磨损而凹入;刀柄端上下内收而较窄,有明显的镶嵌木把的痕迹;此刀由两块范浇铸而成。

青铜刀 

“这件含锡青铜刀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刀,这与世界范围内最早出现青铜的年代相当。这也让河陇大地成为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萌芽地。”王志强介绍,甘肃地处东西交通要道,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圈在这里相切相交,中西文化在这里汇流,融合互鉴,河陇青铜文化受到了中原青铜文化和欧亚草原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双重影响,与此同时,河陇青铜文化甚至对中原青铜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个造型奇特的春秋时期蟠虺纹青铜车型器引来观众驻足。它是妇女放首饰的首饰盒,是小型玩具,还是挽车的微型器,专家说法不一。

蟠虺纹青铜车型器 

它出土于甘肃礼县永兴镇赵坪村圆顶山,车型器呈盒型长方体,由盒体和轮轴两部分组成,又名“四轮方车”。盖面由对开的两扇小盖组成,一侧盖上有一蹲坐的熊形钮,一侧盖上有一跪坐的人形钮。盖沿四角嵌有四只可以旋转的小鸟,盒体侧面四角附四个仰天的上行虎,盒体下部附带轴的两对圆轮,轮可行走。除底部外,盒体五面以繁缛的蟠虺纹,整个器物造型十分精巧。

齐家文化环首铜短刀、素面青铜镜、嵌绿松石兽面纹青铜牌饰;辛店文化人首形柄铜匕;四坝文化青铜钺;沙井文化鸮首权杖头、竹节状铜针筒等;商代“父丁”青铜角、“父辛”青铜斝;西周兽面纹青铜鼎、镂空蛇纹鞘青铜短剑,秦公青铜簋、垂鳞纹秦公青铜鼎、蟠虺纹青铜盨、秦子镈钟等青铜器让观众目不暇接。

画像砖中的生活气息

砖中的图画生动、形象、简单,充满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而且小朋友对这个更感兴趣。”一位带着孩子参观的观众说。

砖饰白底,图绘两个庖人端坐,在长几上一起用刀切肉的场景。长几下,每位庖人前各放一个盘子,便于庖人将切碎的肉块拨入盘中。庖人一同望向右侧,但手中切肉的动作并没有停下来,红色肉块从几案上纷纷落入盘中,不经意间表现了庖人娴熟的刀工。

彩绘切肉图壁画砖 

画面表现了日常生活中切肉情形,简单但不单调,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块魏晋时期彩绘切肉图壁画砖,出土于甘肃骆驼城魏晋壁画墓群。

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古建筑用砖,它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深刻反映了社会风情和审美风格。战国晚期至宋元时期均有出现。

展览展出了很多河西走廊魏晋墓出土画像砖,包括庖厨、炊事活动、宴饮、狩猎等题材众多。

彩绘耕地图壁画砖 

王志强介绍,其中,彩绘耕地图壁画砖,表现了魏晋时期河西走廊民众“二牛抬杠”式的农耕情景,极富生活情趣。“二牛抬杠”式是两汉时期主要的农业耕作形式,迟之魏晋时期,随着大量中原人的迁入,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加速了河西走廊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交流融合中竞相绽放

河陇大地是古代众多民族迁徙流动与交往的重要舞台。西戎、北狄等先后与周人、秦人一起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周文化和秦文化,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羌人、大月氏、匈奴、吐蕃和党项人等都曾居住在这块土地上,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这里充分融合交汇,形成了厚重多元、异彩纷呈的甘肃古代历史文化。

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几块唐代回鹘文木活字展品,让驻足的观众无不仔细地打量。活字很小,借着前置的放大镜能清楚的观看。公元8世纪回鹘人受粟特文影响,开始采用粟特文字母来拼写自己的回鹘语,逐渐演变为回鹘文。

回鹘文木活字 

据介绍,宋代毕昇发明先进的活字印刷术不久,便迅速传播到回鹘统治地区,并广泛使用。研究者认为,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回鹘文木活字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实物,也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含有以字母为单位的活字实物,为中国活字印刷术进一步向西传播提供确凿的实物证据。

西夏文楷书医方残片 

发现于甘肃武威县张义乡小西沟岘修行洞的西夏文楷书医方残片,经研究人员翻译,医方中共有三个药方,分别为汤药、丸药和单味草药,每个药方用圆圈区隔。

药方中对每种药所治疗的病症,煎制方式,服用次序等均有明确的记载。药方基本上遵循了中医药的传统,又融合有党项人原始、神秘的巫医色彩。此件医方是迄今发现较为罕见的西夏文医方,显示了党项与汉民族之间在医学上的交流与融合。

散落在河陇大地上的古代物质遗存,向观众讲述着各民族在河陇大地上从逐鹿竞争到融合共生的如烟往事。

展览中,东汉《仪礼》木简、“白马作”毛笔、北凉“高善穆”石造像塔,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金带饰和海外回归甘肃的礼县大堡子山流失金饰片等珍贵文物联袂亮相……当我们驻足凝望的时候,当我们用心接近的时候,历史的回音仿佛萦绕在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