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敦煌故事,1650岁莫高窟的华丽“新生”

2019-10-19 11:30:17

原创: 刘长欣 覃毅 南方艺见 

伴随着悠扬的琵琶声,敦煌的故事开始讲述:“穿越回1650年前,人们远道来此,开凿洞窟,供养诸佛,以求智慧指引……”故事停留在文化宝藏莫高窟的标志九层楼。

1.jpg

敦煌一景 来源于中新网


是的,敦煌莫高窟超过1650岁了,一直以来,它寄寓着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如今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沉睡”的石窟、壁画陆续被唤醒、激活,传统文化在得到传承的同时变得现代。


2.jpg

都督夫人礼佛图(莫高窟第130窟)


古代敦煌丝绸之路上的人们为寻求护佑与指引,在敦煌出资开窟,这些出资者被称为“供养人”。


今天,不必穿越大漠风沙,利用手机H5,人人都可以做一位“数字供养人”,只需花0.9元,就能参与到莫高窟数字化保护之中。在手机的H5页面,找到“智慧锦囊”。


此“锦囊”是以敦煌壁画故事内容,结合现代人熟悉的生活场景和语言形式,形成一系列智慧妙语。而它也可以为敦煌壁画找到当代的“数字供养人”。


3.jpg

“数字供养人”公益


在数字化时代,千年敦煌文化连接现代生活的日常有着无穷的创意与可能。敦煌与腾讯自2017年12月达成战略合作,发起“数字供养人”计划后,已经以公益、音乐、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升了全民文化传承的热情。


开启敦煌数字化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在此工作近四十年,对莫高窟的每一窟石洞、每一寸壁画都怀着深深的情感。让他忧虑的是,敦煌旅游开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


4.jpg

敦煌壁画


在他的记忆里,四十年前,敦煌对外开放,世界各地来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莫高窟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目前敦煌莫高窟每年的游客以20%以上的增幅迅速增长,游人们带着探究之心而来,也带来了石窟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的明显变化,加上风沙和粉尘的侵袭,都会造成壁画、塑像的变色和脱落。


5.jpg

莫高窟第85窟壁画修复现场


也是在那时,敦煌的开启了数字化进程,最初的目的便是为了保护。运用数字技术,将莫高窟在虚拟世界中永久保存,算是与时间达成妥协的最好办法。


事实上,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保护首要的前提是确保敦煌壁画中历史、文化信息的准确和完整。敦煌石窟共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长久以来,自然和人为因素给石窟带来了诸多损毁。


要复原临摹这些壁画,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张先堂犹记得,此前花费了几十年时间,才临摹了15个洞窟。


6.jpg

莫高窟一景


据相关人士介绍,莫高窟第172窟整窟的复原临摹工作,更是需要花费16到20位美术工作者3到5年的时间。


早在2014年,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的核心项目开放启用,核心展示内容为“数字敦煌”和“虚拟洞窟”,目的就在于缓解旅游开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标。


7.jpg

数字敦煌


到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第一期上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免费欣赏30个洞窟的高清图像和全景漫游。


“总量控制、网络预约、数字展示、实地看窟”,数字展示中心的启用彻底改变了这里的开放管理和旅游模式,使得敦煌莫高窟成为国内外最早通过数字化应用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典范之一。


8.jpg

全景漫游截图


而当下,崭新的技术手段也为敦煌文化保护传承带来新机遇。


2017年年底,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王旭东介绍,敦煌石窟已完成180多个洞窟数字化,这个项目实现了壁画的数字化、塑像的三维建模、洞窟3D模型和崖体的三维重建。


目前,数字敦煌资源库已实现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


9.jpg


另外,敦煌和腾讯合作发起的“数字供养人”计划其实为敦煌的数字化带来了新的契机。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条名为“敦煌数字供养人”的公益互动H5在朋友圈刷屏,上线仅2小时,就有超百万用户参与,人数相当于莫高窟一年的游客接待量。


10.jpg


参与H5互动的网友可以领取“智慧锦囊”,从30余幅精选莫高窟壁画中汲取人生智慧,还可以点击捐赠0.9元,成为敦煌文化的“数字供养人”,所募款项用于敦煌莫高窟第55窟的数字化保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认为,募资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现代“供养人”对文物产生敬意,更多地了解背后的知识,通过扩大传统文化传播,让更多人去关注真正的文物保护。


玩转敦煌文创和IP


一曲敦煌古曲《倾杯乐》时隔千年再度回响,一场敦煌壁画中的“供养人”穿越千年演绎服饰之美的“音乐会”,一个汇集了丰富视听盛宴和有趣好玩的数字丝路展……这是2018年国庆前夕“数字供养人”计划成果在敦煌的首秀。


12.jpg


在全民提倡回归传统文化的年代,传统文化便是时尚。但在“数字供养人”H5上线前夕,敦煌的专家团队和腾讯团队就智慧锦囊的部分话语产生过一些争论。


在敦煌老师们看来,敦煌文化的精髓是庄重。他们担心一些流行语过于“轻佻”,会伤害敦煌的文化表达。而年轻的创意人则希望,能用新颖的语言和创意去表达敦煌文化,吸引更多关注。

13.jpg


双方反复磨合后,保留了大部分的创意,也修改和梳理了一些新的锦囊妙语,力求在不破坏敦煌文化庄重感的同时,增加一些有趣的创意元素。


例如名为“位”的智慧锦囊,配图为8位形态各异、或礼佛或俯视的菩萨,其现代阐释为:“只要功夫练到位,站在哪里都是C位。”


14.jpg


俏皮的语言之外,用户自行DIY的“敦煌诗巾”、菩萨“同色号”口红、动画片《舍身饲虎》《降魔成道》……敦煌多元化的文创产品让大众有了越来越多接近古老文化的机会。


尤其是“敦煌诗巾”小程序,汇集了敦煌最具代表性的藻井图案,让用户可以在线DIY专属的敦煌丝巾,并下单购买,完成了设计到生产消费的闭环。上线不到一个月,就有280万用户参与互动,DIY作品超过20万件,上万人下单购买。


15.gif

敦煌诗巾小程序


这样一来,不仅让普通人更了解敦煌的莫高窟文化,更参与到分享和推广中来,将传统文化传承做得极富创意、年轻化和生动有趣。


16.jpg

敦煌诗巾


同样,音乐也能与传统文化搭配产生化学反应,寻找新时代的新表达、新观众。


去年9月25日,敦煌“古乐重声”音乐会举办,鼓励年轻创作者以莫高窟第321窟的阿弥陀经变、第112窟的观无量寿经变里的乐舞元素为灵感,重新编曲创作,音乐会吸引了龚琳娜、尚雯婕等音乐人参与其中。


17.jpg

敦煌音乐会现场


此外,腾讯《王者荣耀》22位设计师曾两次赴敦煌采风,并在敦煌研究院专家指导下,翻阅大量文献,历时半年,打造出《遇见飞天》的角色皮肤。


18.jpg


玩家可以从中看到盛唐敦煌壁画中常用的铅丹、铁红、石青和青金石等颜料色彩、盛唐女子的妆容服饰、佛国世界中“不鼓自鸣”的无弦琵琶,领略敦煌文化艺术之美。


未来,腾讯动漫将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漫画改编,用连环插画形式解读“经变图”故事……


可以看到,今日敦煌,已不是遥远的那一隅。通过先进数字科技和文化创意走进更多人的生活里,让敦煌文化的音、形、意,外化于形,存之于日常,感受于心灵。


让敦煌走出去


创意设计之余还要学会讲故事。近年,敦煌研究院不断通过全国巡展的方式,让无法亲赴山高水远的莫高窟的公众,得以在家门口了解敦煌文化。


3000平方米的超大沙漠展区与近万株敦煌沙漠植物映入眼帘,木板栈道指引着观众前行进入展览深处,草垛休息区点缀其间。移步换景,观众仿佛穿越到了西域沙漠……今年5月在上海举办的“觉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仿佛让邀观众步入“瀚海沙漠”和“洞窟”中,感受了一场瑰丽恢宏的敦煌艺术盛宴。


19.jpg

“觉色敦煌——1650敦煌”展览现场


该展由敦煌研究院遴选出200余件展品,通过“时光”“如是”“世相”“人心”四个板块,系统回顾敦煌莫高窟1650余年的历史,向观众介绍莫高窟的起源与开凿过程、佛教艺术、古代建筑、服饰、妆容、歌舞及社会生活。


据策展人涂宇庆介绍,展览旨在为观众带来“一镜到底”式的观展体验,“我们要展现的不仅仅是敦煌的作品,而是把展览本身当成一个艺术品。


去过敦煌的游客,或许会对《敦煌盛典》、《丝路花雨》、《又见敦煌》等特色表演印象深刻。千手观音、敦煌壁画、波斯舞、反弹琵琶、敦煌伎乐天......融合了敦煌文化精华的这三部作品,是敦煌走出去的软实力。


20.jpg

《敦煌盛典》


以国内首台大型沙漠实景演出《敦煌盛典》为例,以汉唐建筑群为背景,利用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等景点特色,再现古丝绸之路重镇敦煌历史文化与人文风貌。让人宛如身临丝绸之路上。


21.jpg

《丝路花雨》


被誉为“东方的天鹅湖”的《丝路花雨》更是有“38年的历史、出访三十多个国家,演出2800多场”这般辉煌的成绩单。作为以异域色彩的精美舞剧,沙漠实景为舞台设计呈现大气恢弘的氛围,让观众得以一睹盛唐时代风貌。


22.jpg

《又见敦煌》


近年来,除了让游客前来感受敦煌魅力,敦煌也在积极走出边塞一隅,展示它千年岁月的沧海桑田和风光胜景。让“古丝绸之路”服务“一带一路”,也是敦煌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2015年,一部《河西走廊》纪录片,其中就以长安盛事时期不得志的李工驻守边关凿洞窟绘壁画的故事娓娓道来。一个开放的盛世,一个失意的画师,一座传世的洞窟——通过纪录片,让敦煌的历史故事和艺术温度得以穿越千年,深入人心。


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让净土世界“活”起来。可以说,“玩转”敦煌,讲好“敦煌故事”,有无数可以想象的未来。


统筹 | 李培

记者 | 刘长欣 见习记者 覃毅 

编辑 | 梁燕 覃毅

图片 | 除注明外,自于腾讯与敦煌研究院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转发分享给朋友哦

回眸艺见

揭秘!百年前的Ta靓绝粤港澳,C位代言红遍全球 | 文物看湾区

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