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藏经洞绢画行道天王图 赏析

2020-09-17 20:35:37



1.jpg

唐代 9世纪
绢本设色
高37.6厘米 宽26.6厘米
大英博物馆藏品




此作品规模虽小,但在敦煌出土的绘画类中是最精细的作品之一,包括绘画上下方各留8.0厘米、11.5厘米宽的黄色和紫色装裱部分,整个作品保存状态良好。
图样表现的是毘沙门天在天界军队的陪同下,巡查自己守护的领地。
毘沙门天和侍从乘赤紫色云,横渡波浪起伏的海面,水平线的另一岸有连绵的山脉。高大的毘沙门天像有侍从们的两倍,右手持鉾枪,从左手腾起的赤紫色云上载着宝塔,宝塔中有坐佛。这些所持物品暗示着佛法守护神毘沙门天的作用。由两肩升起的鲜艳火焰,被风吹的向后飘伏。配有华丽装饰的冠的两侧,有白色的缎带随风飘动。
毘沙门天的前面,有举止优雅,向同一方行进却回头看他的妹妹功德天,手捧盛满花的金色盘。其对面的婆薮仙,以手持金杯,缠白腰布,脚穿靴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出现。其后有身着绿衣,手持火焰宝珠的健壮的像。松本荣一博士认为该像是毘沙门天五个儿子之一。左方也有一身合掌的像,头戴顶部分成四块的冠。他没有武装,也没有携带物品,认为与上一图的手持笏陪同夫人的供养人像相同。但在本图中,其像与整体非常协调,正如松本博士所提议的,看作是毘沙门天的一个儿子更为贴切。离他很近的后方,有一长着美丽的胡须,头戴奇特帽子的像,拉开弓箭的架式,像是要射向画面右上角慌忙飞过的迦楼罗。松本博士指出,绘有毘沙门天的吐鲁番地区的壁画中,有几处相同的迦楼罗的影子,它象征用毘沙门天的力量可赶走的恶势力。此画的其它诸像,正如松本博士所述,着于若干经典中,是天王侍从五夜叉中的四像。场面设置是毘沙门天所守护的须弥山北方。


2.jpg



毗沙门天王又名北方多闻天王,为佛教护法之神,四天王之一。据说,他是古代印度教中的天神俱毗罗别名施财天(意思是"财富的赠予者"),早在印度古代伟大史诗《玛哈帕腊达》等书中就已出现过。又说吉祥天女和他关系密切,是他的妹妹或妻子。在古代吠陀神话中,毗沙门天王本是帝释天的部下。后因帝释天在神话流传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尽管佛教传说中还保留其名,然势已微弱,毗沙门天王等便逐渐脱离了他,独树一帜。在中国早期佛教中,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已若即若离了。更有甚者,在唐不空译《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君护法仪轨》中还记述说:天宝元年(742年),安西城被蕃军围困,毗沙门天王于城北门楼上出现,大放光明。并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击鼓声震三百里,地动山崩,蕃军大溃,安西表奏,玄宗大悦,令诸道州府于城楼西北隅置天王像供养。一时毗沙门天王声威大震,香火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