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工匠”杜永卫:愿为敦煌文化奉献一生

2019-05-20 09:07:52

2019-05-20_090546.jpg

杜永卫在描绘彩塑

敦煌雕塑家杜永卫是幸运的,因为他是一个每天都和飞天艺术一起“飞翔”的人。40年来,他扎根敦煌,用神奇的双手,一次次抵达灵动的飞天彼岸,洒下辛勤的汗水,延续敦煌艺术的魅力。

我愿为敦煌文化奉献一生

“我认为‘工匠精神’就是怀揣着对技艺的信仰,将自己的技艺打磨到极致,并为其奉献一生的精神。我愿意为敦煌艺术、为敦煌文化奉献一生。”杜永卫说。

1977年,17岁的杜永卫因艺术特长被敦煌研究院特招。初到莫高窟,杜永卫便被眼前精美绝伦的彩塑、壁画震撼。单位为了培养人才,除了派专业的老师教他们画素描、敦煌壁画,还为他们开设了敦煌史地、佛教艺术和石窟考古等课程。1978年,他被当时的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敦煌艺术老一辈专家、著名雕塑家孙纪元先生收为徒弟,改学雕塑,从此走上了研究和传承敦煌彩塑之路。

1986年,莫高窟九层楼因漏雨需要修缮,花了很多钱搭起了脚手架,院长段文杰先生不忍浪费,决定顺带修复该窟34米高大佛的双手。这两只佛手是民国普通民工凑合之作,与大佛极不相称。莫高窟有南北两座大像,需要修复的这尊是北大像。此前,相较于南大像,人们都觉得北大像工艺粗糙,缺乏美感,但当杜永卫爬上20多米高的架板上工作时,他深受震撼,他不能理解古代工匠在如此狭窄没有视距的空间如何把握大佛造型并进行塑造的?单就佛手,一只就有7米高,而佛头将近10米,这需要搭设四五层架板,那么雕塑者在工作中是永远也看不到佛像完整的面貌,也无法比较造像的对称及比例关系,这就需要超强的空间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塑技艺。事实上,古代工匠在光线昏暗的洞窟中,能够把造型把握得那么优美,把颜色处理得那么和谐,已经非常不易,即便在今天也难以做到。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99年,杜永卫意外中标了一个很大的工程,即台湾慈济静思堂建筑上的浮雕装饰。这一次,他把古代飞天变身为世界各民族的形象。他挑选了全世界362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并根据敦煌壁画的传统分类把他们分为散花、伎乐、歌舞、礼赞四种飞天,然后大量查阅书籍资料,查找各民族服饰、形象、舞姿、乐器等资料,力求做到每个民族特色鲜明不雷同。确定了构思,找齐了素材,设计起来便是轻车熟路,数十年莫高窟的临摹经历让杜永卫很快就画出了数百个动态各异、鲜活生动、奔放优美的飞天。当部分设计草图寄到台湾后,反响十分热烈。杜永卫“世界飞天”的这个主题得到了业界的赞美与肯定,这个设计为他赢来了前所未有的赞誉与掌声。

随后,杜永卫牵头办起了集设计、研发、制作、生产、销售、教学为一体的敦煌市大乘艺术有限公司,先后开发出了敦煌青铜佛像、陶制彩塑、敦煌壁画临摹、敦煌陶艺四大系列四十多种旅游商品。杜永卫的事业也渐入佳境,由他设计的敦煌328窟菩萨银币浮雕、《敦煌水月观音》等作品获全国及国际大奖,作品还被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等地收藏陈列。

无论在莫高窟工作,还是自己奋斗,杜永卫都初心不改。“世界飞天”艺术工程锻炼了他的综合能力,也使他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宽。

复活一千多年的敦煌彩塑

2008年,敦煌彩塑技艺被列为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该项目的申报人和代表技艺传承人,杜永卫萌发了打造一个敦煌工匠村保护基地的想法,即聚集掌握这种技艺的工匠扎根敦煌,带徒授业,开展传承、研究工作,让敦煌彩塑这门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几近濒危的古老技艺“活”下来并发扬光大,为当今社会服务。

2013年,杜永卫与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合作,申报课题《敦煌彩塑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被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立项;2016年,他用红柳、麦草、澄板土等原材料,完全采用古人的方法“克隆”了一批敦煌彩塑,成为非遗保护研究成果和教学资料。

杜永卫在58岁时创办了“莫高里工匠村”,他说:“我创办工匠村就是想让敦煌彩塑这门技艺存活下去,不愿看到‘活了’一千多年的‘敦煌彩塑’到我们这一代‘死亡’;不愿意看到将来人们去莫高窟观赏敦煌彩塑感叹其美丽之余,问起这种泥塑是如何制作的,却没有人答得上来。”

“我的愿望就是发扬飞天艺术,培养学生,让飞天艺术形象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杜永卫说。